《談圖像與象形的關系比較皮影與文字現有誰》
文/金鑫
殷墟一百年前就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銅器皿上的形文,據無數學者的考證后粗粗確定文字的誕生約3400至3600年。學者們一致認為文字誕生是古人對自然現象的不認識、不了解和無法解釋而用占卜術的表示符號,逐漸演繹成為甲骨文象形文字。但是隨著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的發現,我感覺到中華文明及文字的歷史將會向前推進數千年。雷電的光亮中沒有穿衣服的人影怎么變成女巫狀?參天大樹為什么會無緣無故連根拔起而傾倒?為什么有的老人會重新長出牙齒?有的剛生出的小孩怎么會有小尾巴?山為什么會崩塌?地為什么會下陷?……這無數個當時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,都成了首領們問卜的因由。但是至今女巫狀仍在文學、影視中沿用,而文字也早已寫的密密麻麻。
(圖片來源于網絡)
人類的祖先從單純直觀自然現象到模仿自然現象(手型狼、鷹、小兔子、蛇……)再到問卦占卜,在這三者間模仿時期中皮制品應該誕生了,嬰兒頭上戴的小兔帽、吊床邊上粘掛的魚皮、男人腰間扎的虎皮圍圍、女人胸前穿著的羽毛衣……白天看是一個孩子戴著小兔帽,晚上朦朧的月光下看似一只可愛的小兔子,白天看是一個魚皮吊籃,晚上朦朧的月光下看似一條水里游動的大魚……由此逐步演變成為皮圖作品——生活用品——小群體娛樂用品——演藝作品。如此推理,這些皮物的產生應遠遠早于占卜符號,這就是人類勞動最早的表現形式所確定了先有誰!
到底是皮影早還是文字早?先有誰?我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,請朋友們略加品味,自然知曉。
2016.10.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