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金鑫
昨天一不留神,聽了一段三十多年前程琳唱的信天游,聽著聽著,突然,我冒出了一句有味兒!又像秦腔,又像老腔。嘴里念叨著,現代的人,真能編,把幾千年老祖宗的東西都編到現代歌曲中了,得意之余,我順口吭了兩句二人轉,一品_哎!這不也有很多滿族皮影的腔調嗎?陜甘許多的民歌都有著皮影碗碗腔、老腔的調味兒。思來想去、說來說去,就不是現代人能編了,而是老祖宗早就把調兒給整定了!
哦,我又忘說了,《有一個美麗的傳說》,這個歌我也愛唱。這是給東北寫的歌,用的卻是唐山的皮影尾調兒,哎嗨嗨呦……哎嗨嗨呦,哎嗨哎嗨哎嗨呦……呀呼呼嘿,嗨呦……嗨呦,哎嗨嗨呦……哎嗨嗨呦,哎嗨哎嗨呦……呀呼呼嘿……真有那么許多許多的唐山賣煎餅的呦呵調,并一歌成名。江南的一些民歌小調咱也聽不懂,總感覺他們的民歌和當地的皮影唱腔一個味兒,也真數不出誰早誰晚,反正是稀里糊涂攪成一團,只有那川江號子,怎么唱,怎么聽,都會感到有些老腔味兒!川人說他們的皮影一百多年,我一下子給追加了三千多年,我認為起源于三國,來自陜甘。這么一講,才真正是歷史傳承。
中國的歌兒太多了,唱來唱去,還是老祖宗的那些調兒,那些腔!前幾年,我認識一個美國鄉巴佬民歌鼻祖,他在胡同劇社專場為我唱了兩段剛剛流行起來的rap 。下臺后,他走到我的面前,我知道他是想讓我夸他兩句,可我對他只冷冷的說了一句,這種唱法,我們老祖宗幾千年前早都唱過了,翻譯給他一翻,我看他臉沉下了,我隨口也唱了一句,(說)牛肉、羊肉、豬肉都是肉,切肉、剁肉都用刀,鐮刀、剪刀、菜刀都是刀,(唱)磨剪子嘞_鏹菜刀……,翻譯給他講罷,他的臉色轉過來了,一起哈哈大笑。